徐亞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水環境生物生態修復、廢水生物處理工藝及脫氮除磷、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從事環境領域的教學和科研逾50年,有關成果出版專著13部、發表論文200余篇。
徐亞同工作50年來曾先后為全國各地近百家污水處理廠、站進行培菌馴化、解決運行中的異常問題。曾先后到近千家污水處理廠、站現場調研或指導,舉辦廢水處理的基本知識和運行管理的培訓班數百次,聽講的有關技術主管和操作人員有近萬人次。發表廢水處理運行管理以及生物脫氮除磷系列論文各40余篇;主持編寫了“廢水生物處理的運行和管理”、“廢水中氮磷的處理”、“廢水生物處理”、“廢水生物處理的運行管理和異常對策”等專著。主編的“污水處理工”被列入廢水處理行業國家等級工培訓和考核的教材。50年以來通過電話解答、接受上門咨詢(門診)、赴現場診斷(出診)等手段為國內數百家廢水處理廠站解決各種生產上的實際問題(開藥方治療)。在國內率先進行廢水生物脫氮以及生物除磷的研究,主持承擔的“城市污水生物脫氮缺氧/好氧系統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徐亞同作為國內最早從事環境微生物學研究的科技人員,60年代末在國內率先開展活性污泥膨脹機理及防治的研究;70年代進行活性污泥中主要的微生物類群:絲狀細菌和菌膠團細菌的分離和生理特性的研究,廢水處理微生物機理的研究;其后又將微生物技術用于固體廢棄物、生物脫臭、水產養殖水體、受污染的天然水體等領域的治理。參與編著國內第一本“環境微生物學”和“環境微生物學技術手冊”等專著;主持編著“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先后發表環境微生物學領域論文40余篇。受聘為中國生態學會微生物生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微生物學會環境微生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環境分會理事;中國環境學會水環境分會理事。擔任“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上海化工”、“凈水技術”、“環境污染與防治”等環境類期刊的編委。2009年“畜禽廢棄物智能化生物發酵技術與設備”課題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徐亞同多年來負責承擔或參加的有關天然水環境治理和生物修復的國家級和省市級課題多項。合作出版“河流治理技術與實踐”;發表有關論文30余篇。參加的“蘇州河水環境治理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課題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9年作為第二承擔單位負責人的課題“蘇州河夢清園景觀水體生物凈化關鍵技術研究”獲上海市2008年度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09年主持的“景觀水體生物修復研究”獲伊藤忠環境保護獎二等獎。
工作經歷:
1965——1985 華東師大生物學系助教及講師
1986——現在 華東師大環境科學系副教授及教授,博導
1991——1993 法國巴黎高師及Lyonnaise des Eaux 高訪學者
獎勵:
1、主持的“厭氧——好氧系統(A/O系統)處理城市廢水的試驗研究”科研項目獲上海市1986年度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 1989年,1995年獲中國環境學會第一,第二屆全國優秀環保科研工作者
3、1995年,2000年兩次獲同濟大學吳新九環境工程基金會優秀科技工作者獎
4、2001年獲華東師范大學建校50周年以來對學科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50位受校部表彰和獎勵的教授之一
5、“蘇州河水環境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科研項目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6、“蘇州河夢清園景觀水體生物凈化關鍵技術研究”獲上海市2008年度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7、2009年主持的“景觀水體生物修復研究”課題獲伊藤忠環境保護獎二等獎
8、2009年“畜禽廢棄物智能化生物發酵技術與設備”課題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9、2010年獲享受國務院特殊特貼專家
出版專著:
1 徐亞同等,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1。
2 徐亞同等,廢水生物處理,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1999。
3 徐亞同,廢水中氮磷的處理,華東師大出版社,上海,1996。
4 史家樑,徐亞同,環境微生物學,華東師大出版社,上海,1994。
5 丘文芳,徐亞同等,環境微生物學技術手冊,學苑出版社,北京,1990。
6 徐亞同,廢水生物處理的運行和管理,華東師大出版社,上海,1989。
7 翁穌穎,徐亞同等,環境微生物學,科學出版社,北京,1985。
8 周本湘,徐亞同等,生物學,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1984。
9 徐亞同等,廢水生物處理的運行管理與異常對策,化學工業出版社,北京,2003.
10徐祖信,徐亞同等,河流治理技術與實踐,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北京,2003.
11 徐亞同主編,廢水處理工,勞動與社會保障出版社,北京,2005。
12 謝冰、徐亞同,廢水生物處理原理和方法,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北京,2007。
13 徐亞同等,廢水生物處理的運行和管理,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北京,2008。
發表論文: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