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的建筑材料有什么技術創新?綠色施工方式如何進行?“零碳建筑”哪些黑科技為何引人關注?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9大專題之一的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現在,這些都能找到答案。
今年服貿會上,圍繞“智能建造,綠色發展”這一主題,建筑服務專題集中展示了我國建筑行業在“雙碳”背景下,積極推廣綠色建材、加快綠色建筑建設、打造低碳生活理念的新產品和創新工程范例。
在這里,從創新設計理念到綠色建材選擇,從獨立低碳建筑到綠色生活圈打造,記者看到了綠色低碳在建筑行業的無限可能。
研發綠色低碳技術 運用新型建筑材料
記者在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首鋼場館里看到,整個專題展設置行業展和企業展兩大區域。行業展區圍繞世界建筑師大會中國館設計成果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創新應用成果展、“一帶一路”工程項目成果展三大板塊展開;企業展則由20余家大型設計、咨詢、開發、施工、中介及科技服務企業分別設展,全面展示建筑服務行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
服貿會首鋼場館內展示的城市綜合能源沙盤。呂望舒攝
9月3日,全球服務貿易企業家峰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發布了《全球服務貿易綠色發展趨勢報告2023》,顯示在建筑服務方面,建筑企業通過采用低碳材料、綠色施工、綠色設計等方式,推動建筑行業向綠色化、智慧化轉變,促進建筑領域節能減碳。
在現場,記者看到中建一局科研院在展示創新研發的一種低碳膠凝材料。這種材料是通過在混凝土中摻入大量的粉煤灰、礦渣等鋁硅質工業因體廢棄物,來降低濕凝士中碳排放大戶“水泥”的用量。
“粉煤灰、礦渣化學成分含有大量活性分子,在潮濕的環境中與堿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可生成水化硅酸鈣、水化鋁酸鈣等膠凝物質,來提升混凝土密實度,提高混凝土強度,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中建一局安裝公司科技質量部劉祎告訴記者。
不僅原材料更加綠色環保,更多新技術的應用,也讓建筑行業走上了更加綠色低碳的發展之路。
在中建二局展區,一套運轉著的盾構渣土處理設施讓觀眾紛紛駐足觀看。這一套處理設施利用盾構渣土資源化利用處理設施及技術,極大地提高了盾構渣土的再利用率,實現了盾構渣土無害化處理。這是中建二局在建筑行業實行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發展的新嘗試。據記者現場了解,這一項目正在深圳市南山區加緊建設,城際客流與市內通勤客流“公交化”正加速從藍圖變為現實。
設計綠色節能建筑 打造未來理想城市
9月3日,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全球服務貿易企業家峰會上,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兆祥表示,最近三年我國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新建綠色建筑占比已經達到90%。這一特點,在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的展廳現場也隨處可見。
裝配式低能耗住宅小區、智慧工地調配管理、建筑材料運輸機器人、超高層建筑智能化施工裝備集成平臺等建筑建造領域新技術的、新產品的展示了綠色低碳建筑的基礎保障,也引領了綠色低碳建筑的方向。
同時,建筑的綠色低碳不僅僅體現在建造過程中,也貫穿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全周期。在今年服貿會上,北京市首個零碳建筑示范工程:光熙門北里29號樓也在北京住總集團的展臺亮相,成為住總集團“未來零碳社區”展示沙盤的一個亮點。
現場展示的光熙門北里29號樓的沙盤模型。呂望舒攝
“這座建筑,應用了七大類、20項國際領先的節能技術,實現了零碳排放、零能耗的‘雙零’建筑目標。這是一個標桿,也是我們綠色低碳技術的一個集成。”北京住總集團城市更新事業部經理張劍在現場向記者介紹說。
除此之外,北京住總集團也將低碳綠色技術融入了各個項目中,包括跨區域統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更新城市商業樓宇、建設高標準住宅小區等。
“我們希望用新的標準,新的理念來建造出新時代的‘好房子’,打造更智慧、更綠色、更舒適的居住、辦公、生活體驗。”張劍說。
而在北京住總集團之外,也有更多的企業希望能夠定義人們心中理想的城市。由中建二局中建玖合公司與萬科集團合作開發的“未來理想城市單元”模型,也希望讓觀眾可以在服貿會現場一窺未來城市生活的模樣。
“這里展示的是嘉定未來理想城市的沙盤,采用了屋頂光伏、鋼木組合結構、HVLS風扇等技術,打造出智慧、綠色人居新體驗。” 中建二局工程研究院工程師王亞寧告訴記者。
服貿會上展示的未來理想城市單元。呂望舒攝
隨后記者還在現場了解到,“未來理想城市單元”主打綠色低碳、智慧領先、多元共享的未來城市人居生態,希望以“低碳、活力、智慧”的高混合業態社區助力未來城市有機生長、可持續發展。
文章轉載自中國環境,如有侵權,可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