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東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擬用地
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變更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根據《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法推動解決突出土壤污染問題的實施意見》(環辦土壤〔2019〕47號):“農用地、未利用和建設用地中,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變更前應當按規定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根據《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2022年1月1日實施)的規定:“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變更前應當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調查地塊原為農用地,后期規劃用途為居住用地,因此,本地塊需按照規定進行土壤污染狀況調查。
廊坊市東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擬用地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東戶屯村,東至規劃六路,南至戶屯南道,西至規劃支路,北至廣陽道。地塊中心經緯度為:東經116.73459°、北緯39.53857°。地塊分為東區和西區兩個部分,其中東區19150.12m2、西區14750.13m2,總面積為33900.25m2。調查地塊為東戶屯村村址和農用地,80年代之前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無生產經營活動;80年代之后為東戶屯村住宅用地;2017年地塊拆遷,拆遷后至2021年3月,地塊為荒地;2021年3月西區東北側部分區域用做養殖場和廢品收購站,西南側部分區域用作停車場,使用至今;東區區域部分為荒地,部分地塊種植玉米、大蔥等農作物,使用至今。
受廊坊市廣陽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委托,創環國際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對該地塊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根據《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技術導則》(HJ 25.1-2019)、《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監測技術導則》(HJ 25.2-2019)等相關技術導則與規范開展廊坊市東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擬用地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工作,在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及人員訪談的基礎上編制了本地塊的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采樣方案,創環國際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照調查方案對地塊的土壤開展了調查采樣工作,編制完成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
參與單位、主要工作內容及調查結論如下:
1、參與單位
業主單位:廊坊市廣陽區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報告編制單位:創環國際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采樣、檢測單位:蘇伊士環境檢測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2、采樣檢測主要工作內容
本地塊共布設土壤采樣點位14個(7個表層土壤點位、7個深層土壤點位),另布設2個土壤背景對照點(均為表層土壤點位);采樣深度為表層土壤點位0~0.5m、深層土壤點位0~4.5m,表層土壤點位采集1組土壤樣品,深層土壤點位采集3組土壤樣品;共送檢土壤樣品33組(含3組平行樣)。
3、檢測指標
土壤檢測項目為pH、GB36600-2018中基本45項、氨氮、有機農藥(阿特拉津、氯丹、p,p'-滴滴滴、p,p'-滴滴伊、滴滴涕、敵敵畏、樂果、硫丹、七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六氯苯、滅蚊靈)、石油烴(C10-C40)。
4、水文地質情況
本地塊地面以下至4.5m深的土層分布依次為填土、粉土和粉質黏土:
填土層性狀為稍濕,黃褐色,無異味,含石子和磚屑,厚度約為0.5-1m,層底埋深約0.5-1m;粉土層性狀為濕,褐黃色、黃褐色,無異味,含氧化鐵,厚度約為2.8m-3m,層底埋深在3.5-4m;粉質黏土層性狀為濕,褐黃色,無異味,可塑,含氧化鐵,未揭穿該地層。
5、調查結論
土壤檢測結果:
地塊內土壤樣品檢出項為9項,分別為pH、重金屬及無機物7項(汞、鎘、鉛、銅、鎳、砷及氨氮)、石油烴(C10-C40)。其中,pH 8.37~8.99,汞濃度范圍為0.009~0.043mg/kg,鎘濃度范圍為0.06~0.17mg/kg,鉛濃度范圍為10.1~40.0mg/kg,銅濃度范圍為13~45mg/kg,鎳濃度范圍為11~50mg/kg,砷濃度范圍為6.1~18.4mg/kg,氨氮濃度范圍為0.34~3.07mg/kg,石油烴(C10-C40)濃度范圍為9~222mg/kg,上述檢出指標均低于《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DB13/T 5216-2022)第一類用地篩選值。
調查地塊土壤樣品重金屬和無機物、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特征污染物均低于《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DB13/T 5216-2022)第一類用地篩選值。鑒于地塊內所有土壤樣品檢測結果均未超標,且調查地塊潛在污染因子重金屬(砷、汞、鎘)、有機農藥、氨氮、總石油烴在土壤中遷移性較差,向下遷移至地下水的可能性較小;結合相鄰地塊地勘報告,區域地下水埋深約為5.50~7.20m,結合本次實際鉆探情況,本地塊粉質黏土層層頂埋深為3.5m~4m,地下水水位以上存在一定深度的粉質粘土層,具有良好的防護性。因此本地塊無需進行地下水環境調查。
綜上,廊坊市東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擬用地滿足一類用地開發利用要求,無需進行下一步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第二階段土壤污染狀況初步采樣分析階段可以結束。
廊坊市東戶屯村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擬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公示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