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土狹小而人口眾多,如何在僅有的國土面積中容納更多人口和經濟活動,成為日本政府探索的課題。20世紀初,日本提出建立循環型經濟社會,2009年7月,日本政府推出“綠色智慧城戰略2015”。其出發點“以人為本”,通過節省資源和提高效率,實現健康和便捷的生活。特別是2011年“3.11”大地震導致全日本核電站停止運轉后,政府和國民的能源危機意識加強,創建綠色智慧城的呼聲也漸趨升高。
日本開始智慧城市建設的時間較早,成就在亞洲首屈一指,同時,作為鄰國,日本的智慧城市經驗也是最適合中國借鑒和學習的。
日本首屈一指的智慧城市位于千葉縣柏市,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考察團絡繹不絕地去視察訪問。柏之葉智慧城市是以柏之葉校區站為中心的新興城市,距離東京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筑波快線),在周邊集中配置了住宅、商業設施、辦公、酒店、研究機構等設施。該城擁有眾多知名高校、研究機構以及知名企業,具有成為一個國際綠色智慧城的潛力。柏之葉智慧城市并不是自治團體主導的試驗性城市,而是由民間房地產公司所進行的商業開發項目。作為日本第一個智慧城市示范項目,柏之葉智慧城市備受矚目。經過多年的創建,柏市已被譽為“未來世界綠色智慧城的藍圖”,作為解決世界各種課題的示范城市,采取了各種舉措。
把握城市定位,發揮民生與服務功能:柏市面臨資源損耗等環境問題、經濟停滯等低成長社會問題。因此,柏市新城定位為建設“環境共生”“新產業創造”“健康長壽”綠色智慧城,吸引更多東京人,特別是青年人前來居住。其以商務活動居住休閑、教育科研及生態保護等混合功能為主,共同構建集合“職、住、學、游”四位一體的復合型綠色城。以人為本,從服務和滿足家庭、社區需求出發,
通過使用各種現代技術,減少家庭、社會的能源消費,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重點通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推廣資源需求的智能化、可視化管理。
推動公眾參與,探索更廣泛的服務路徑:柏市建設注重官、民、學共同參與。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和資源,吸引多方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進來,由一個企業牽頭,25家企業共建。政府、企業和社區在環保方面的關注、居民在健康和創業的訴求、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為建造新城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探索更廣泛的服務路徑。
發揮地緣優勢,導入區域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地域能源一元化管理:柏市以區域內能源的有效利用為目的,主要著眼于行為引導、電力融通和業務持續發展計劃、生活持續發展計劃應對,推進地域能源管理系統的構建,以實現綠色智慧城的功能。
新城建設與軌道交通建設融為一體:兩個建設同步。城際軌道交通是連接中心城區和新城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柏市到東京,乘城軌一個小時的時間,十分方便。
創新原有企業,催生新型產業:柏市創建之前為傳統的農業城市,通過產學政的合作,進行新型的栽培、生產管理、銷售及經營管理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建設了日本國內最大的植物工廠,通過系統控制光照、溫度、灌溉,立體式栽培蔬菜,產量及附加價值都非常高。柏市通過定期舉辦企業家大獎,來扶持中小型創新企業,推動前沿技術的孵化、應用與推廣。
注重科技創新和兒童教育,培養城市新生力量:柏市大力發展泛在環境下的電子政府和電子地方自治體,推動醫療、健康和教育的網絡化。另外,日本最大汽車生產商豐田公司率先提出“智能化高速公路”設想。在這一設想中,車載信息終端器可以利用外部信息選擇最佳行駛方案,從而達到省油、節省時間的目的。柏市新城對城市“未來的主人”兒童的成長非常關注。讓兒童從小就潛移默化地樹立起社會服務意識,培養出大批富有責任心的新生力量。這對日本老齡化社會未來的持續發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