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國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表達了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飽含了以民為本、心系百姓的初心情懷。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的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建設邁上了新臺階。
然而,總氮是我們污水處理排放核心關注的焦點,也是引起水體環境污染和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的主要指標之一。隨著更為嚴格的氮排放標準出臺,污水脫氮技術已成為污水處理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而膜技術是現代新型高效分離技術,是多學科交叉的產物,亦是化學工程學科發展的新增長點。與傳統的水處理技術比較,具有高效、低能耗、過程簡單、操作方便、無二次污染、便于放大應用范圍、便于與其它工藝集成等突出優點。膜技術中的MBR工藝,以其工藝流程短,構筑物少,布置緊湊,占地面積小,便于運行管理,出水水質指標優于常規處理工藝,尤其適用于建設用地緊張、便于設施比較老舊的中小型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為此,工業環保網于2020年9月12日至13日在無錫舉辦了2020污水處理脫氮優化處理新技術、新裝備交流研討會暨膜法水處理應用新技術研討會。
中國礦業大學張春暉教授、重慶大學韓樂教授、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彭應登研究員、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陳洪斌教授、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秦英杰教授、武漢工程大學陳常連教授、北京工業大學楊慶副院長、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能源學院汪曉軍教授、工業環保網特聘講師張建豐、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張永明教授、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倪壽清教授主任等21位專家學者為現場的參會人員帶來了精彩的報告。
主題發言
會議于12日上午08:30準時開始。
首先,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守有就《城市污水處理廠深度脫氮設計案例》進行了分享。他提到節能高效的短流程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需加強對AAO、氧化溝、SBR等常規工藝的研究分析。反硝化濾池設備的引進洗手、國產化具有一定的應用市場。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張春暉就《新型無機及有機膜材料在廢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行了發言。對項目背景、現有無機、有機膜材料技術及其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他指出我國目前工業用水模式規模化大,涉水污染問題頻發,影響環境,危害大,深度治理及資源化回用需求迫切,亟需解決。
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務事業部經理張薈欽就《多膜集成技術在工業廢水回用及零排放領域的應用實踐》進行了發言。主要從久吾在工業廢水領域的研究及多膜集成技術的應用實踐方面進行了分享。
重慶大學教授韓樂就《基于膜分離技術零能耗回收污水中的氨氮》進行了發言。韓教授主要從事膜法水處理技術方面研究,在行業頂級刊物上公開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余篇,主持參與國家省部級、國外(新加坡、法國等)項目10余項。他主要從氨氮資源化的背景與意義、氨氮回收技術現狀與發展動態、材料與方法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廣州昭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崇澤就《IES處理低CN廢水》進行了發言。主要介紹了廣州昭合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發展歷程、主要技術及使用范圍。
國家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就《兼氧膜生物反應器技術(FMBR)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發言。他指出活性污泥法實現污水處理功能是以高能耗為代價,這些能耗被用于為微生物 供氧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而這些有機物本身卻是能量載體。因此,活性污泥法被形象地表述為“以能量摧毀能量”的技術,也是“減排水污染物、增 排溫室氣體”的技術。總體來說我國的污泥處理技術路線都是傳統的、國際通用的技術,這些技術都可以解決污泥四化的問題,基于以上分析,雖然活性污泥法還會慣性地為人類繼續服務,但我們有理由認 為,它不會持續成為下個一百年的主流技術!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教授陳洪斌就《石化工業廢水深度脫氮技術與應用》進行了發言。他主要從污/廢水脫氮除磷的主要工藝、石化廢水TN和COD達標的技術選擇、石化廢水總氮達標技術開發與應用案例方面進行了講解,他指出石化廢水處理場常規生化處理設施簡單改造強化生物脫氮是可行的。
南京中衡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徐虹就《污水脫氮優化處理新技術》進行了發言。他主要介紹了硝態氮廢水的來源、ADFB技術原理、系統組成、技術優點等,并分享了在實際應用的案例數據。
無錫滬東麥斯特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湯磊就《離子氣浮極限除磷應用效果分析》進行了發言。MST(麥斯特科技股份)是國際專業氣浮制造商。微氧化強溶溶氣系統和微氣泡發生器兩大氣浮核心技術的貢獻完美地分離澄清,降低或放棄對聚合物的依賴,氣浮領域進入顛覆性改變。麥斯特先進分離澄清技術,給客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持續獲益。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秦英杰就《高效節能氣態膜法廢水脫氨/回用過程的大型工業化應用案例介紹》進行了發言。他指出我國氨氮廢水量大面廣,氨氮廢水資源化、達標治理, 是政府、環保工作者、企業用戶的共同訴求。介紹了氨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及目前可規模化應用的廢水脫氨技術,各有利弊。詳細講解了氣態膜法脫氨技術的特點、特殊優勢及實際案例。氣態膜法廢水脫氨技術高效、節能、無二次污染,既可作為某些廢水處理的“開路先鋒”,也可作為 “殿后 部隊”,應用于多種行業氨氮廢水處理及氨資源化回收。
北京大學博士張闊就《厭氧氨氧化應用案例》進行了發言。
武漢工程大學教授陳常連就《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膜技術及應用》進行了發言。他指出,2019年全國地表水質與十大流域水質四類及以上占比均超過20%;國控重點湖泊水質污染超過三成;大氣污染治理仍然任重而道遠:2019年337個城市(地級及以上)空氣中六項污染物達標情況統計超標比例為53.4%、污染物濃度與超超標天數比例基本無變化,膜應用領域廣泛,是守護碧水藍天的重要支撐材料。陳教授介紹了碳化硅優勢、研究目的與意義、研發內容、技術成果及應用案例。
北京工業大學副院長楊慶就《城市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技術研究與實踐》進行了發言。他指出部分城市污水中碳源不足,系統受低溫影響等原因, 脫氮除磷效率低,難于實現高標準排放。隨著排放標準的不斷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效果不穩定,能耗大幅度提高問題凸顯。楊院長向現場的參會人員介紹了城鎮污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的關鍵技術研究。
湖州鼎泰軟片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時新就《告別人工洗膜,杜絕扯皮現象》進行了發言。他指出因為膜在污水處理中,只是作為一個核心單元存在,它要依托生化、風機、水泵、 管道,控制設計等的緊密配合才能體現它的價值和科技優勢。也就是說不是簡單的膜處理,而是整個系統(團隊作用)的處理。湖州鼎泰軟片膜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專業從事MBR膜研發與 生產的高科技企業,在國內率先打破MBR用膜格局,開發了具 有自主知識產權的IPUF軟片膜。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能源學院教授汪曉軍就《低碳節能的脫氮技術》進行了發言。他指出沒有最好的技術,只有合適的技術。對于普通的生活污水,碳/氮比合適的廢水,普通的生化法,或A2O法,即可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國內的一些城市,用每噸近500元的代價,處理垃圾滲濾液,而歐洲一些國家,垃圾滲濾液只經過厭氧氨氧化脫氮處理,就排入市政管網,直接處理成本與投資財務成本每噸也不會大于50元。環境問題就是經濟問題,也是平衡點的選擇問題。
工業環保網特聘講師張建豐就《一級A脫氮達標排放工藝控制精講》進行了發言。主要介紹了一級A達標排放所指市政污水的特點、市政污水處理常見問題、市政污水處理工藝及影響因素等方面。
天津工業大學膜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博士蔡誠就《真空虹吸式膜系統在自來水廠的應用》進行了發言。天津美天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超微濾膜及相關環保水處理產品研發及生產、制造、施工和運營的高科技企,致力于提供水處理產業鏈的整體解決方案。
上海師范大學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張永明就《基于篩板塔式生物反應器的反硝化工藝》進行了發言。主要講解了反硝化過程需要的碳源、從硝酸鹽還原到亞硝酸鹽需要的碳源、硝酸鹽轉換為N需要的碳源、污泥增殖需要的碳源、傳統反硝化濾池工作原理、傳統反硝化濾池工作待改進之處、基于VBBR反硝化硝酸鹽的降解規律、亞硝酸鹽的生成和降解規律、COD的降解規律、上下生物膜的反硝化特性。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主任倪壽清就《厭氧氨氧化自養生物脫氮技術——從實驗室到工程應用》進行了發言。他指出石油、化工、發酵、養殖行業氮素污染形式嚴峻。全國化工石化廢水年排放量達40億噸,占工業行業年排放總量的10%。全國發酵和養殖廢水排放量約6億噸/年、18億噸/年,COD和總氮排放量合計為360萬噸/年和30萬噸/年。傳統生物脫氮技術無法滿足總氮穩定達標,生物脫氮工藝亟需改造升級。厭氧氨氧化是目前最經濟高效的生物脫氮工藝,特別適合處理高氨氮廢水和過渡除碳廢水。厭氧氨氧化已經具備工業化條件,可以成果轉化。
同濟大學博士后趙風斌就《微生物活化技術在水體脫氮及控藻方面的技術應用》進行了發言。主要從技術體系介紹、工程案例分析及應用前景方面進行了分析講解。
工業環保網特聘講師徐健就《脫鹽水反滲透膜污堵的常見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進行了發言。主要介紹了反滲透進水水源的分類、反滲透膜污染的分類及防治、反滲透的運行管理。目前為止在除鹽水工藝上存在著離子交換、半膜法以及全膜法制水工藝,現時被廣 泛利用的是半膜法,即反滲透+離子交換的工藝,只有部分單位采用全膜法,即反滲 透+電除鹽工藝。一般情況下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在5-10年左右,根據不同的水源以 及預處理工藝來決定。水中的二氧化硅、鉻、氯、顆粒以及膠體污染對于反滲透膜 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應設法在預處理工藝加以去除或防止絮凝劑的過量投加。
案例參觀
13日下午13:30,與會代表們乘坐大巴車前往參觀無錫污水處理廠案例,實地考察了無錫當地的污水處理技術現狀,對污水處理技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此次會議我們能感覺收獲和成功,我們所承受的不止是我們自己的關注,更會面臨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們已經在做的、并且繼續在做的,且將來要做的更好——就是做好這一份環保事業,感知每一點進步。
收獲,共同創造每一縷陽光和希望!
會議視頻觀看
2、張春暉-《新型無機及有機膜材料在廢水深度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3、張薈欽-《多膜集成技術在工業廢水回用及零排放領域的應用實踐》
5、謝崇澤-《IES技術處理高氨氮和低C/N比 廢水應用介紹》
6、彭應登-《兼氧膜生物反應器技術(FMBR)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
10、秦英杰-《高效節能氣態膜法廢水脫氨/回用過程的大型工業化應用案例介紹》
18、倪壽清-《厭氧氨氧化自養生物脫氮技術—從實驗室到工程應用》
19、趙風斌-《微生物活化技術在水體脫氮及控藻方面的技術應用》
20、徐 健-《脫鹽水反滲透膜污堵的常見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
會議支持單位:
南京麥文環保設備公司 河北斐然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埃爾博工業設備(北京)有限公司 鄭州中康納科技有限公司
中節能長江工業環境治理有限公司 河北雙佳泵業有限公司
上海華嚴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重慶藍潔廣順凈水材料有限公司
杰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盛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創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碟中碟膜技術有限公司
江西省東茂環境材料有限公司 永農生物科學有限公司
廣州美維電子有限公司 東光縣茂新設備有限公司
江蘇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河北景鑫壓濾機有限公司
江蘇金牛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 桂潤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諾維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武漢水之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凱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弗雷西閥門有限公司
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 浙江奮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根源生物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老百姓泵業有限公司 山西新輝活性炭有限公司
蘇州頂裕節能設備有限公司 福建省鑫森炭業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科濾水處理科技有限公司 武漢武鍋能源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中衡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溢豐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微譜化工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河北益清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鼎勝環保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