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會議聚集了全國千余家知名環保企業參會和環保行業專家、教授,展位設置80余位。大會從2012年伊始已成功舉辦了九屆,此次會議涉及各工業行業,全面覆蓋各類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的成果應用,為工業企業、園區管理機構、工程設計單位、治污工程和運營公司提供技術交流、信息共享、供需對接、產學研鏈接的溝通平臺。在國內環保行業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參會企業從此實現了工業體系上的標準化、系統化、環保化等,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環境優化、產能和直接經濟效益。
2021是“十四五”計劃啟動年,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五年計劃目標提出要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環保會議上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使各部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
盡管“十三五”計劃中生態環保領域約束性指標均已完成,但我國以重型化工和重型鋼鐵為主的產業結構并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上限,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
實現新的五年計劃目標,全面提升工業廢水處理的整體水平,勢在必行,必須以當代科技為本,發揮工業廢水治理集約化的優勢,實現高水平處理與資源充分利用。近年來我國政府注重科研投入,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水處理研發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很多技術突破了傳統觀念,形成全新的污水處理工藝和資源化配置。
為此,作為企業綠色發展系列專題研討活動內容之一,工業環保網于2021年3月20日至21日在杭州市舉辦 “2021工業廢水處理新技術與研發成果交流會暨供需對接研討會”。同期舉辦了分論壇一:2021“工業廢水高級氧化新技術、新設備”交流研討會、分論壇二:第二屆“2021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新技術暨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高級研討會”、分論壇三:第六屆“2021垃圾滲濾液處理新技術、新裝置交流研討會”。
60余位專家學者、千余環保界精英參會
國家部委環保科研專家教授精彩發言
火箭軍后勤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院士侯立安介紹,我國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制藥、染料、電力等行業的高鹽廢水;煤化工、屠宰、食品等行業的高氨氮廢水;釀造、制藥、石化、印染等行業的難降解有機廢水;有色冶金、電鍍、線路板制造等行業的重金屬廢水依然是水污染控制的難點。我國工業水治理起步較晚,近年來通過借鑒國外先進處理技術經驗以及自主開發新技術,在治理效果上已取得較大突破,但同時由于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工業水治理也隨之面臨新的挑戰與難題。面對工業廢水污染的影響和民眾的高質量水環境訴求,提高工業廢水處理能力,改善區域水環境質量顯得十分緊迫、重要。可以借助物聯網等新信息技術,推動工業水處理向智能化邁進,通過不間斷的數據監測、分析產生數據,助力企業和水處理行業實現提質、增效、降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所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介紹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五位一體”大格局,高質量發展框架下的綠色發展取得階段性的成績。“十三五”的各項工作即將收尾,“十四五”的各項工作正在謀劃。對于“十四五”時期的生態環境保護,應以生態文明為理論指導,以2035年美麗中國基本建成的目標為指引,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的長板,以現實存在的各項問題為導向補足短板,以點帶面,全面開展目標設定、措施部署工作。具體來看,“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制定,需要開展或者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各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應當融入流域、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大格局;在鄉村文明發展的新潮流中,可統籌和提升鄉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協調發展;把握好環境保護標準和要求的提升節奏,在復雜的世界經濟發展大格局中穩中求進地發展中國的綠色經濟。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首席專家周岳溪就《化工廢水資源回收源頭減排技術》介紹到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大量化工企業近水靠城,嚴重影響水生態安全。化工廢水污染控制管理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把握減污降碳總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參加大會的部委專家教授還有(排名不分先后)
原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巡視員李新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敏
國家環境保護紡織工業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教授馬承愚
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海化室主任黃西平
國家環境保護膜生物反應器與污水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李天玉
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教授精彩發言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陳呂軍就《基于碳達峰中國工業園區綠色發展戰略路徑》話題介紹到中國工業園區發展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創舉和成功實踐之一。改革開放之初,先建蛇口工業區,進而帶動深圳特區全面發展;1984年沿海城市擴大開放,建立開發區亦為關鍵之行動;園區人“殺出一條血路”,走出了中國園區創新發展之路。過去四十年園區成功地肩負起了快速實現工業化、城鎮化的重要歷史使命,開發區人鑄就了創新和擔當精神;未來四十年,中國工業園區主動擁抱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戮力前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創出一條綠道”。
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市政與環境工程系主任姚宏就《高氨氮工業廢水厭氧氨氧化自養脫氮減碳技術創新與應用》話題進行了介紹。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與能源學院教授韋朝海就《復雜工業廢水處理的工藝選擇與功能編輯》話題介紹到工業廢水處理未來的挑戰在于,識別廢水中的循環反應,開發驅動自凈化原理技術,追求行業標準與生態標準的一致,實現環境的永續美好。應重視構建基于能量最小化、經濟性、多目標多解、資源補償、元素重排的歸一化科學評價體系。在焦化廢水處理領域,OHO工藝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在總氮去除途徑方面應從水質化學的基本原理出發,根據廢水特征和處理目標,選擇合適的處理工藝與集成技術。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煒銘就《特種樹脂應用于工業廢水原料回收及資源化技術》話題介紹到吸附樹脂具有機械強度好,容易脫附再生,能夠實現廢水中有用物質資源化等特點,已發展了以樹脂吸附法為核心的工業廢水處理與資源化技術。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楊勇就《基于復合菌技術的深度生化法在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中的優勢與應用》話題介紹到復合菌微生物是紹興聚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引進韓國技術的基礎上研發的一種新型復合型微生物,該復合菌微生物是從自然界中獲取,并且該微生物是世界上唯一在80~90℃條件下培養得到的。因此,該復合微生物具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及有機物降解能力。在南通皮革廠、越南皮革廠及海南再生紙廠等處理難度大的污水處理領域及國內外均有成功應用案例。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秦英杰就《高效節能氣態膜過程用于廢水脫氨的大型工程案例》話題介紹到氣態膜法廢水脫氨技術高效、節能、無二次污染,傳質推動力大,廢水氨氮濃度不影響脫除率;省電,能耗低;料液無返混比表面積大,既可作為某些廢水處理的“開路先鋒”,也可作為 “殿后部隊”,應用于多種行業氨氮廢水處理及氨資源化回收。
參會部分企業領導發言
迪諾拉電極(蘇州)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王濤就《采用電化學方法處理各種工業水的電解槽、電極技術介紹》話題介紹到,他們共同評估了納米材料的結構和特性如何改善水和廢水的電化學處理,強調了推動納米材料和工程向無化學的電化學高級氧化/還原和分離工藝發展的趨勢和遠大前途。
東莞市格美節能設備有限公司格美環保事業部博士孔健就《磁電脫鹽器技術及其在工業廢水零排放領域中的應用》話題介紹到,由于高鹽廢水水質復雜,熱源蒸發器(多效、MVR、真空熱泵)需加藥預處理(除硬、除氟、除COD等),運行成本高,且有母液需要處理。運行過程中易結焦、結垢、腐蝕,運行穩定性差。磁電脫鹽器,主體材料采用工程塑料常溫常壓節能安全運行,是高鹽廢水低成本零排放最佳選擇。
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龐少庭就《景津智慧型污泥深度脫水系統在污水污泥處理行業中的應用》話題介紹到,傳統高壓隔膜壓濾機在污泥深度脫水過程中約3-4個小時1個循環,智慧型壓濾機可做到50-60分鐘1個循環;且在同等過濾壓力下比傳統型壓濾機濾餅水分可降低5%,脫水后濾餅水分可以達到50%以下,藥劑添加量減少1/3,無需人工輔助卸料,通過旋轉震動濾布,使污泥自動脫落,在市政和工業污泥處理行業中是革命性的創新。
開泰克壓縮機(上海)有限公司AP產品經理閆俊濤就《污水處理工藝中不同類型鼓風機應用的探討》話題介紹到,目前污水處理行業產業能力急劇提升,污水處理產業上游鼓風機設備快速發展。閆經理主要介紹了水處理常見工業對比應用。
艾珍機械設備制造(上海)有限公司銷售副總監乾濤就《AERZEN污水處理廠曝氣系統的智能供氣方案》話題介紹了AERZEN公司的歷史背景及如何做到更好的選型,并對節能案例進行了分享。
北京天地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鑫就《北京天地人DT系列特種膜工藝在高濃度工業廢水的應用》話題介紹了天地人公司強大的技術支持、多個生產基地及業務領域。
參會企業領導發言的還有(排名不分先后)
南京神克隆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正果
江蘇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蔣偉偉
上海埃格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教授朱勇強
江蘇坤奕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博士李方越
天津機科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工程師齊曼
浙江百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副總工凌有基
杭州振華賽爾儀表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邢偉積
廣州市邁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燕鵬
浙江優控云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沈超
君集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俊
浙江聯核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高山
青島瑞發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馬森
德蘭梅爾(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大區產品經理趙倩
深圳朗明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鋃明
成都美富特膜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亮
深圳市瑞升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區域總經理王一飛
贏特環保科技(無錫)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黃銥釩
江蘇真水源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祖華
長沙華迪水處理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奇凡
北京美斯頓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技術部副總王研
天瑞磁懸浮智能科技(山東)有限公司華東大區總經理秦長健
眾環國際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材
80余現場桌位展臺,推動企業合作交流
除了技術報告和學者演講,此次設立的桌位展臺區也是一大亮點。工業環保網邀請了國內外頂尖企業公司現場展示技術樣品,匯聚我國環保領域中的最新、最優秀的研究成果及其轉化應用。這些技術推廣項目著眼于當今工業化環保治理體系需求,推動企業環保、生態治理標準化、規范化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為提升企業環保治理能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結束語: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本屆盛會搭建了一個范圍廣、規模大、效率高的開放互動平臺,匯聚了環保產業的廣大行業精英、專家、教授以及國家部委的環保權威,全面展示了市政、工業、農村領域的廢水、固廢、大氣、土壤污染治理的前沿技術和產品,及生態環境治理科技和最新技術裝備,讓我們看到環保產業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同期的三場高品質熱點分論壇,圍繞工業廢水高級氧化新技術、新設備交流、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新技術暨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垃圾滲濾液處理新技術、新裝置交流等內容進行討論,為我國環保產業注入新活力,共話環保產業新方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幅大美中國的畫卷正徐徐鋪展。工業環保網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以環保科技領域為龍頭,薈萃國家和高校先進環保科技,致力于工業廢水、大氣污染等治理,聯合國內乃至世界環保治理專家、權威,一如既往的繼續為環保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