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黨中央“十四五”計劃啟動年,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五年計劃”目標提出了具體要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和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各地政府也對污染企業在污染物排放、供水等指標都制定了更為嚴厲的標準。此次論壇著力于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實施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致力于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企業資源共享,共同搭建企業交流合作的平臺。
此次論壇開設三大專題會議分論壇,包括:《2021工業廢酸、廢堿、廢液、廢催化劑資源化利用及高鹽廢水處理研討會》、《2021“工業廢水高級氧化新技術、新設備”交流研討會》、《2021“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及污水脫氮優化處理新技術、新裝備”交流研討會》。工業三會會議總結了“清廢行動”和其他固廢專項整治的經驗,推動了廢水、固廢處理技術和管理的創新與發展,促進了國內外先進企業在廢水、固廢處理設備、技術、模式方面的交流,協助重點行業全面深入理解最新政策要求,掌握廢酸、廢堿及高鹽廢水的處理處置技術最新進展,更好地適應最新趨勢與挑戰。工業廢水高級氧化交流會圍繞近年來“工業廢水高級氧化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工程應用案例,全面、系統、深入地進行講解與剖析,同時針對多個行業應用“高級氧化技術”過程中產生的熱點、難點和盲點問題,開展廣泛地互動與交流。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研討會討論了日益嚴格的氮排放標準,為企業進一步提升污水處理技術發展水平,實現污水中的氮的有效去除提供交流學習平臺,會議現場學研并重,營造了創新分享的文化環境。
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雙輪驅動”
專家現場演講課題摘要
生態環境部污染防治司原司長李新民在“碳中和背景下危廢環境保護管理實施路徑探討”主旨報告中指出,當前,由于保護與發展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交織,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實現雙碳目標也是環境保護難得機遇,責無旁貸。以重化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因此節能減碳、污染控制、生態態修復必須協同發展。他建議通過“三線一單”規范城市的開發行為,約束活動的性質和規模,將城市空間進行差異化的分類。建議抓住“國土空間”要素,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各地城市發展、主導產業定 位等須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比較優勢, 契合國家所規定的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 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保護基本農田和生態空間,支持生態功能區把發展重點放到保護生態環境上去。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與處置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周躍在“廢鹽資源化利用的思考與產業鏈的關系”主旨報告中指出環境法律及標準對廢鹽行業要求越來越嚴,企業生存的根本原則是要認真解決環境問題,只有那些認真解決環境問題的企業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他建議,一、要建立廢鹽處理、處置環保監管指南;二、優先落實廢鹽資源化利用的財政補貼政策;三、建立廢鹽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的環保產業;四、籌劃成立廢鹽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專業委員會。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二級教授高寶玉做了題為“紫外-臭氧催化氧化技術處理含鹽難生物降解有機廢水的研究”主題發言,從實驗結果討論中明確了UV/O3聯用的作用機制,揭示了UV激發臭氧產生單線態氧、羥基自由基等的作用及過程;明晰了臭氧在UV照射下產生羥基自由基的邊界條件,突破了UV激發O3技術、新型光源UV-LED的應用技術以及高壓溶氣技術;研發出了UV/O3聯用設備和LED-UV/O3聯用設備,上述設備具有不受高鹽度影響、可高效降解難生物降解有機物、不額外增加廢水處理體系的鹽量、以及可保障后續膜深度處理系統和蒸發結晶系統運轉正常等優點。
中國石油和化工勘測設計協會環保專業委員會教授級高工程新源做了題為“廢鹽資源化技術分享”主題發言,從鹽的來源和工業廢鹽、工業廢鹽資源化利用方向與技術三個方面,向參會代表們闡述了工業廢鹽凈化和提純及工業廢鹽凈化和提純后的出路(即資源化方向),對于工業廢鹽凈化和提純后的出路具有重要的啟示性作用,有助于企業根據廢鹽精制后的去向或出路,在合理的經濟成本前提下,選用不同的廢鹽分離技術或焚毀技術。
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柳建設對“工業廢酸廢堿的處理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他提到,廢酸作為危險廢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回收、資源化利用前景廣闊。推進廢酸的回收,不僅可以避免環境污染,減少原生資源使用,而且能夠催生新的節能環保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環保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廢酸回收機制的健全,我國廢酸回收量仍將保持增長趨勢,預測到2025年,我國廢酸的回收量有望超過4200萬噸。《國家危險廢物名錄》鼓勵清潔生產和特定種類危廢 資源回收利用,廢酸廢堿在利用環節的豁免管理將促進產廢企業采用廠內的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來減少危廢出廠的 處理處置成本,自行建造廢酸回用處理裝置也有法可依,這一點對持許可證廠外接納廢酸廢堿的危廢處理企業形成利空。
南京格洛特廢鹽資源化產業研究院院長教授級高工韓正昌在“高鹽高濃廢水無害化及其廢鹽資源化關鍵技術研究”主旨報告中,從廢鹽的來源及處置/利用現狀、再生工業鹽產品解控標準研究、廢鹽資源化利用技術及工程案例三個角度對廢鹽資源化進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鹽類危廢中的鹽是無害的,有害的的表面粘附的毒性物物質,鹽類危廢資源化利用總體思路應該是去除鹽表面粘附的有毒有害物質,而不是處置“鹽”。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老師對“固廢鑒別及鑒別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從固體廢物鑒別要求、危險廢物鑒別要求及鑒別案例三個方面向參會代表們進行了闡述。他指出,固體廢物危險特性鑒別檢測項目的確定應以工藝分析為主要手段, 綜合原輔材料特性、生產工藝、固體廢物產生工藝等信息,確定可 能具有的危險特性及相應檢測項目。
天津科技大學教授陳麗芳做了題為“蒸發結晶技術及其在高鹽廢水零排放中應用案例分享”的主題報告。從溶解度、結晶方面對蒸發結晶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對蒸發結晶中難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南京大學教授張煒銘做了題為“工業廢酸廢鹽資源化新技術實踐與分享”主題報告。對特種樹脂吸附技術及裝備、第Ⅲ代復合功能吸附樹脂、第Ⅳ代納米復合吸附劑、新型連續吸附再生水處理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案例進行了介紹。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浩然做了題為“復雜體系工業廢鹽資源化過程與裝備進展”的主題報告,從背景及現狀、低化學勢物質資源化/工業鹽、工業園區內循環利用、跨區域協同利用、生態化整體綜合利用五大方面進行了講解。他指出,生態工業追求的是系統內各生產過程從原料、中間產物、廢物到產品的物質循環,達到資源、能源、投資的最優利用。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魯銘在會上對“廢水高級氧化機制及其在深度處理技術實踐”進行了詳細解讀。他提到,“二次生化”的意義在與,生化降解規律:大分子有機物難降解,小分子有機物易吸收、降解,高級氧化規律:容易“加成(-O-)”氧化,難斷“-C-鏈”生成CO2的氧化;大分子有機物容易氧化,小分子富含氧的有機物難以氧化;生化出水中有機物,難以生物氧化與還原,不再有活性較高的官能團,故高級氧化后不可能生成毒害有機物,可生化性得到提高。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曹國民在“廢水高級氧化深度處理工藝進展及典型應用案例”主旨報告中指出,近年來,O3催化氧化在廢水深度處理領域應用逐漸增多,特別是活性高、壽命長O3催化劑的開發,進一步拓展了該技術的工程應用范圍。電催化氧化是一項綠色環保的廢水處理技術,具有良好的前景。開發催化活性高、壽命長、性價比高的陽極材料是該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
中國智能供熱制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任丁淑芬做了題為“氧化和高級氧化在水環境中的應用及前景”主題報告。他指出,目前臭氧催化氧化高級氧化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各種飲用水環境中,隨著對臭氧催化氧化和高級氧化技術的深入研究,氧化技術在環保和水處理領域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在今后貫徹落實可持續綠色發展道路上,為我國環境事業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韓衛清做了題為“難降解化工廢水電催化氧化關鍵技術與工程化應用”主題報告。他指出,化工廢水等極端介質條件下,高鹽分、強腐蝕性、高工作電流、長時間高負荷運行導致鈦基體-催化層出現界面應力和化學畸變,造成催化層脫落,影響使用壽命,嚴重制約電化學氧化技術在化工廢水處理領域中的發展和應用。在合適電極基礎上,構建合適的反應體系,開發適于化工廢水處理的高傳質、高效率電化學反應器與裝備應是電化學發展和應用的研究重點。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光明做了題為“濕式氧化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與發展”的主題報告。他指出,濕式氧化是解決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有效的處理手段,關鍵在于·OH使C-C鍵發生斷裂,使反應產物礦化或易于生物降解。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資源化有待進一步催化劑和反應器的技術進步、組合工藝技術優化及精細化的過程控制與資源化。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樂華做了題為“電催化氧化技術原理及相關電極開發”主題報告,主要從電化學基礎知識、電催化氧化技術、電極材料及催化劑四個方面向參會人員做了詳細講解。他指出,電化學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對適應的廢水可以長期穩定運行。鈦基為主,多種催化劑選擇使用。降COD、脫氮、殺菌、脫色可以共同完成。研究氮元素的電化學形態轉化與去除基礎上,研發了多元催化電化學水處理成套裝備,同時具有殺菌和去除水中硝態氮與氨氮的功能。
東華大學教授奚旦立在“高級氧化技術基本原理和發展”主旨報告中指出,稀有金屬催化氧化技術在催化氧化有機物時有“斷鏈開環”作用,一定程度降低COD(使“可生化性 ”有所提高,不加藥8%-15%為后續處理提供條件),破健過程能自動中和過量的H+和OH-離子使溶液酸、堿度趨向中性;這種“趨中化”既是自然界本性,而且對酸、堿性廢水處理有極好的作用。
浙江工業大學教授王家德在“電化學同步去除廢水中COD和TN技術”主旨報告中從膜分離濃水特點、處理技術分析及濃水電氧化技術三大內容向現場參會人員做了介紹。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輔導教授鄭少奎做了題為“A/O生物脫氮工藝擴容降耗途徑與原理分析”主題報告。介紹了他的水處理技術研發成果,在實際已建污水處理廠,通過優化調試可將A/O工藝生產能力最大提高到~4倍(省去后期工程費用),降低曝氣能耗(最大節省40%),減少剩余污泥量(~40%),無填料、無膜組件、無顆粒污泥、無效果差異。
工業環保網特聘專家張建豐做了題為“提標改造工藝選擇和控制實踐”的主題報告。詳細講解了提標改造方案的切入點考量中物化段、生化段,對五種提標改造工藝進行了介紹。他指出,無論采取何種提標改造工藝,小試、中試、工程實績考察等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對于尚未推廣的新技術使用需要慎重!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樂華做了題為“電化學同步脫氮去除COD的深度處理技術及裝備”的主題報告。電化學是研究兩類導體形成的帶電界面現象及其上所發生化學反應的科學,主要是研究電能和化學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及轉化過程中有關規律。投資成本比Fenton反應稍高,與臭氧氧化相當,優勢是去同時去除COD與總氮。不使用化學藥劑,特別是化工廢水含鹽量較高,電導率較大條件下。自動化,容易操作與調節,無安全風險,少操作不穩定風險。可以解決企業排放難題,穩定達標排放。
天津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趙勇做了題為“針對城市污水中氨氮資源化回收與利用的新技術開發”主題報告。他指出,電吸附技術是水處理技術中中國人原創、壟斷、領先且已實現工業化的技術。電吸附技術工藝流程簡練,能耗低,使用壽命長,免維護,水利用率高;無二次污染,濃水COD不濃縮,可直接達標排放;核心設備性能穩定、耐受性強、能夠適應不同水質,進水條件寬松。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長明做了題為“巢湖流域典型污水處理廠尾水中磷形態特征及控磷策略”主題報告。他指出,通過目前技術與工藝必選,未來巢湖流域污水廠提標改造MBBR+深床反硝化濾池+強化人工濕地組合技術將是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用于城市景觀水體補水的污水廠尾水深度處理的主流工藝,人工濕地處理系統除了對尾水中營養鹽及有機物進行很好的去除,還可以降低尾水綜合毒性;尾水人工濕地處理技術是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受納水體的一個必要的環節,也是將污水過渡到地表水的重要銜接過程,對于保障尾水作為城市景觀水體補水的生態安全提供了保障。為保障尾水作為城市景觀生態補水的環境與生態安全,任重而道遠!
蘇州科技大學副教授李祥做了題為“硫自養反硝化強化廢水低碳深度脫氮”主題報告。他指出,氮是大部分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常以氨氮、亞硝酸鹽形式存在。廢水處理需依據廢水中C/N比因地制宜選擇工藝,高C/N比廢水盡可能地實現廢水中有機物的資源化與能源化,降低碳源到生化段對氧的消耗,可采用常規A/O工藝實現氮的去除,也可以采用部分亞硝化耦合厭氧氨氧化。低C/N比廢水采用自養生物脫氮工藝進行生物脫氮,降低反硝化過程投加碳源過量風險,以及減少碳減排,可采用硫自養反硝化工藝、鐵自養反硝化工藝。高氨氮廢水,應盡可能地采用部分亞硝化厭氧氨氧化工藝進行高效、低耗的自養脫氮,降低曝氣和回流的動力消耗,降低反硝化過程碳源的物耗。
助力環保攻堅,突出行業科技
企業新技術創新課題摘要
無錫海拓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戴文強做了題為“市政污水除磷凈化工藝技術應用與案例分析”主題報告;佑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玉剛做了題為“PVC在工業流體危廢資源化利用和處理上的運用及研究”主題報告;福建中微普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韓亞林做了題為“高效脫氮提標改造技術--非有機碳源硫自養反消化”主題報告;東莞市格美節能設備有限公司博士孔健做了題為“磁電脫鹽器技術及其在工業廢水零排放領域的應用”主題報告。
眾環國際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張國材對“蠟性涂料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方面內容進行了講解;山東天維膜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婁玉峰對“基于均相離子交換膜技術應用的酸堿鹽廢水處理”方面內容進行了講解;杭州振華賽爾儀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勇光對“電磁流量計精準測量純水和微小流量案例分析”方面內容進行了講解。
山東天維膜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婁玉峰對“國產均相膜電滲析在高鹽高COD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進展”內容進行了介紹;江蘇坤奕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研發部部長陳晨對“電催化氧化的應用”內頁進行了介紹;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博士李新濤對“碳基材料催化臭氧氧化技術”內容進行了介紹;江蘇清淼環保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王冠對“活性炭吸附再生系統技術及設備”內容進行了介紹;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工業廢水資深方案工程師盧志明對“賽萊默工業廢水深度處理解決方案”內容進行了介紹。
北京精瑞科邁凈水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商務部經理趙珅對“磁混凝工藝在污水處理廠中的應用”內容進行了介紹;武漢水之國環??萍加邢薰究偙O周闖對“微生物強化法在污水除氨脫氮及污水廠提標改造中的應用”內容進行了介紹;杭州蕭山環境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方衛國對“大型工業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技術研究與實踐”尼爾進行了介紹;南京大學產業教授宋文國做了題為“優先透有機物膜在節能環保上的應用”主題報告。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既有目標導向,也有不斷探索。探索性的科技,本身具有不確定性、隨機性,我們只有不斷攻關,不斷調整,逐步迭代循環,最終逼近正確目標?!敝灰覀兏泳o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力辦好自己的事,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就一定能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推動中國環保航船無懼風雨、劈波斬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