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2年我國磷酸鐵產量持續上漲,尤其從2021年開始,我國磷酸鐵產量增速加快,2021年我國磷酸鐵產量達33.37萬噸,同比增長164.72%。2022年上半年我國磷酸鐵產量為24.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12%。近兩年,我國磷酸鐵產量飛速增長,主要是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車的磷酸鐵鋰電池需求量的增長帶動了磷酸鐵需求量的增長,企業和政府看好磷酸鐵鋰的增長前景,紛紛規劃建設新產能,投資熱情持續高漲,成為行業投資熱度最高的領域之一。
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磷酸鐵鋰材料領域的技術升級與改造,加強學術研究、工藝實踐、設備應用、產業化建設等諸方面的交流,切實解決當前本領域基礎研究和產業推進的熱點、焦點及難點問題。工業環保網聯合權威機構特主辦的2022“磷酸鐵及磷酸鐵鋰產業鏈發展論壇”于2022年12月29日-30日在南昌市召開。
會議是在眾多企業與專家關懷和支持下進行的,會議期間由眾多專家代表先后在會議上發表演講。他們強調了技術創新改革要低成本高回報,并認真總結國內外技術發展的經驗,為我們提供借鑒與鑒賞。
12月29日上午,是由江西省功能鋰離子電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梁廣川教授作為會議的主持。在他的主持下,會議將有序開展。
首次,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張春暉教授開始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磷酸鐵鋰電池回收技術及磷酸釩鋰電池新產品的開發”。在演講中總結到磷酸鐵鋰已經確定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正極材料,它的比容量的提升還有改進空間。車用、儲能、換電都對高比能量化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研發新型的技術路線,全產業鏈配合。
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杜柯教授也是博士生導師,在會議中演講“磷酸錳鐵鋰的開發與研究”。他的演講中對磷酸錳鐵鋰的開發和產業現況進行深入講解,碳中和任務艱巨,改善能源結構、發展清潔能源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青島核盛智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銷售副總張通,發表“新型帶式過濾機在鋰電行業的應用”。青島核盛智能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專注于高效過濾技術裝備的研發與制造。主要產品有:DU水平真空膠帶式過濾機、LDZ履帶覆蓋加壓真空帶式過濾機、DUY帶式真空壓榨脫水機、DGZ真空帶式超高壓深度脫水機、SPF疊式壓濾機、GNZ中心傳動高效濃密機等。產品應用涉及工業生產和環境治理的多個領域,并銷售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是國內知名的過濾機生產企業。
河北工業大學/江西省功能鋰離子電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教授梁廣川,在會上發表了“高容量型磷酸鐵鋰材料性能與應用”。他對于磷酸鐵鋰材料高比容量意義、磷酸鐵鋰材料高比容量路徑和全電池體系磷酸鐵鋰高比容量,以及磷酸鐵鋰高容量發展的方向這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湖南澳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膜材料研發博士喻慧,講述了“澳維高性能膜研究進展及其在磷酸鐵鋰生產廢水資源化中的應用”。當前用作鋰電池的產業化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鎳酸鋰、磷酸鐵鋰及三元材料等。磷酸鐵鋰和三元主要用于動力電池,正是市場關注度最高的兩大路線。在她的演講里統計了2021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中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裝機占比分別為53%、47%,,2015年稱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爆發的元年,此后持續增加。2021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已分別達到121.5萬輛和123.6萬輛。預計到2025年,將超過550萬輛,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到2025 年預計將超過250 GWh,鋰離子電池市場空間巨大。基于這樣的市場背景,我們了解到了這項技術的實用性。
湖南中金嶺南康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吳班,針對“中金康盟磷酸鐵廢水處理解決方案”做出演講。磷酸鐵廢水處理難點之下,優化出其應用的解決方案。其中包含的技術優勢有磷酸鐵廢水零排放并實現工程案例,五年的技術創新和實踐經驗總結,并擁有經驗豐富的設計、施工、調試和售后服務團隊,可保障項目高效實施。
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孫立清,提出“新能源電池創新技術與展望”。人類的文明進步,技術突破,每次都是伴隨著“材料學”突破開始的。他的在這次演講中主要提到了PI陽離子粘接劑、固態電解質、硅碳納米線、預鋰/鈉化技術、固態電池界面技術、干式電極電池、鈉電池、長壽固態電池、裝備技術、電池系統技術等這幾個方面。
12月29下午,是由武漢科技大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二級教授王黎來為會議進行主持。
其次,王黎教授還對“新能源材料磷酸鐵鋰過程資源化與污染治理創新工藝”發表了演講。將磷酸鐵鋰的材料、構造、生產工藝等幾個環節詳細闡述,并指出了它存在的問題及改性策略。
德蘭梅爾膜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鵬,將“德蘭梅爾特種膜在磷酸鐵母液處理中的應用”分析講解。他展示了過濾工藝使用的范圍,還有各項磷酸鐵廢水處理的膜特性。隨著新能源產業需求釋放,新能源材料市場發展迅速。廢水含有鐵、錳、鈣、鎂及氟離子等,需要合規達標去除以保證后續系統穩定運行。
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術部長趙杰,在“新能源生產廢液資源化利用膜法應用及思考”做出了自己的闡述。在節能減排政策全面實施、水處理關鍵技術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加速應對環境變化,實現資源和生產的可持續循環利用。提供清潔的水和空氣,一個人人享有溫飽和健康的世界。
天津大學副研究員王興堯,對“利用環境資源制備磷酸鐵和磷酸鐵鋰新技術”的介紹。他報告的內容從這幾點展開:利用含鐵廢棄物制備磷酸鐵;利用鹽湖鋰資源制備磷酸鐵鋰;液相法制備磷酸鐵鋰。就著鋼鐵行業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含鐵廢棄物,嚴重威脅當地的生態環境安全。這些廢棄物持續對當地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必須對這些廢棄物進行處置。
鍍耐新材料(河北)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國材,帶來了“蠟性涂料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有這樣的防腐涂料,在工業上可以有效的防止其他品類對工業設備帶來的傷害,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大大降低了工業成本,對于工業設備是一份極好的禮物。
中科新天地(合肥)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錢黎明,發言“新型多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在鋰礦尾氣治理中的應用”。他講述了核心技術及裝備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SCR),氣態的還原劑(NH?)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將煙氣中NOx還原為無毒的氮氣和水。還有干法脫酸技術等等,也將工藝流程路線盡數講解與參會者們分享。
廣東環美環保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中良,演講“廣東環美MVR蒸發器的應用”。他們秉承“以客為先,利他共生”的經營理念,帶著自己的核心技術通過會議讓大家熟知其在工業上的應用,將自己的產品毫無保留的與在場各位深度探討。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校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俞兆喆,分享了有關“高能量密度鋰電池電極材料開發與產業化實踐”。實踐中分享了關于鋰電池研究方面的一些最新進展,近幾年整個鋰電池的發展非常火爆,能源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基礎。鋰電池作為新能源發展的主力軍,對國家建設具有戰略意義。
12月30上午,由華南綠色工業創新聯盟執行主席王保生來進行主持。
北京化工大學王煥升,對“磷酸鐵廢水近零排放和資源化”進行了探討交流。交流中圍繞著磷酸鐵廢水類型、特點和工程設計,還分享了操作試驗結果,讓大家更加清晰明了。
南昌大學教授楊震宇,他講述了“磷酸鐵鋰電池資源回收技術進展”。主要講述了新能源產業背景及磷酸鐵鋰電池回收意義,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利用技術現狀及進展,磷酸鐵鋰電池回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并對以上存在的問題講述了應對對策。
華南綠色工業創新聯盟執行主席王保生,分析了“磷酸鐵鋰材料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磷酸鐵鋰具有超長壽命、使用安全、大容量、綠色環保等特點,在動力電池及儲能等領域需求持續向好。目前,磷酸鐵鋰電池配套的儲能系統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2022年前七個月,國內磷酸鐵鋰儲能在電化學儲能領域占比已達90%以上。
上海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洪波,帶來了“新能源電池生產廢水重金屬復合污染物深度處理與資源回收關鍵技術研究”。首先,他從這幾個方向來跟大家進行匯報演講。第一個是趨勢判斷和需求分析,及新能源電池生產廢水排放特征等。傳統的方法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環境保護要求,通過他分享的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
東北大學孫中強,提供了“利用高爐冶煉協同處理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目前的處理技術大都采用濕法冶金工藝,還存在一些六氟磷酸鋰和電解液有機物造成的水污染問題。我們之所以采用高溫火法冶金處理,就是想回避這些污染難題。也是想為這些鋰電池的處理探索一條環保新路。
最后,大家在各項演講中取得了不同成果。大家相互交流、探討、學習。當然,企業的發展不能閉門造車,離不開與外界各類企業、專家和學者的學習研究。我們要在謀發展的道路上凝心聚力,多交流。然任重而道遠,只有秉承精益求精的發展態度,才能促使我們今后發展的道路順利而平坦。
我們也更加為了參與我們會議的企業能夠有更好的發展而奮發向上,積極配合企業各項要求,期待我們下次會議再次相遇,誠摯的感謝眾多企業參與杭州會議,于此圓滿落幕。